每个周末都会上演的足球对决,究竟能够吸引多少观众?答案在最近结束的中超第八轮“京鲁大战”中揭晓。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大屏幕上,显示出“54309”这一引人注目的数字,不仅刷新了工体改建后的上座记录,更为本赛季中超球市的火爆提供了生动的证明。
随着16支中超球队中有一半球队开始使用专业足球场,观赛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各种上座记录层出不穷。不同于昔日金元足球时代靠天价外援吸引眼球,如今的中超联赛通过场地升级建立起了一种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大量球迷回归球场的热潮,正转化为城市经济的新引擎。
### 专业足球场成为票房的催化剂,半数中超球队进驻
在3月末,国足与澳大利亚队的世界杯预选赛吸引了70588名观众涌入杭州奥体中心,创下中国足球赛事的历史最高上座纪录。此前的纪录要追溯到2012年的一场中超比赛,当时广州恒大与江苏苏宁的“天王山之战”吸引了65769名球迷。这个金元足球时期,世界级球员涌入的时代,展现了中国球迷的热情。2016赛季中超的球市曾达到顶峰,场均观众人数达到24159人。
然而,由于高投入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金元泡沫迅速破裂,俱乐部纷纷解散,再加上“假赌黑”问题,球市也迅速下滑。直到2023赛季中超恢复主客场制后,才逐步回暖。最近两个赛季,中超场均观众数稳定在1.9万人左右,但到了2025赛季,这一数字却猛增至27174人,较2024年首轮增长了24.33%。
本赛季第三轮,中超迎来两场比赛单轮观众数突破5万人的历史时刻:北京工体迎来了52982人,大连梭鱼湾足球场的观众数量为60126人;此外,首次举办的“青岛德比”也吸引了32680名球迷,在青春岛足球场创造了当地德比战的新纪录。深圳队的“新深体”首秀,也吸引了31205人,创造了球队历史上最大上座人数纪录;“京津德比”则打破了天津泰达足球场改造后的观赛纪录,吸引了30200人;成都蓉城的四个主场比赛也都突破了4万观众,凤凰山足球场成了场场爆满的常态。
### 火爆球市的共通点:专业足球场
在三年前,对于大多数中国球迷来说,专业足球场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长期以来,中超能坚持在专业足球场比赛的俱乐部几乎只有上海申花,其他球队多数在带有田径跑道的综合体育场内比赛。尽管这些场地的硬件条件不错,但足球比赛时,观众和场地之间总被隔开好几十米的田径跑道,球迷只能远远地看比赛,许多老球迷甚至习惯带上望远镜。
自2023赛季以来,北京工体、成都凤凰山等改建与新建的专业足球场陆续投入使用,到2025年,已有8支中超球队进驻了专业足球场,其中包括上海海港、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天津津门虎、成都蓉城、深圳新鹏城、大连英博、青岛海牛等。专业足球场的投入不仅提升了观赛体验,也催生了更加火爆的球市。
### 从“远观”到“沉浸”:截然不同的观赛体验
大连英博俱乐部总经理陈东表示,在梭鱼湾超过6万名观众的热情氛围下,球队能够发挥出训练时的最高水平。大连队的外援马莱莱也表示,主场的氛围让他在比赛中感到非常享受,球迷的热情和专业场地的氛围无疑增强了比赛的魅力。
进入专业足球场,球迷的肾上腺素也随之飙升。“有了专业足球场后,球迷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大大增强,球队能否夺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氛围让每场比赛都充满意义。”成都球迷张先生说道。成都的凤凰山足球场,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赛后灯光秀和万人合唱成为了热议话题,而成都队的比赛如今一票难求。
北京工人体育场自改建后,已经成为中超的一大亮点。其看台第一排与场地的距离仅为8.5米,观众可以清晰地听到球员的对话和感受到比赛的紧张氛围。各项设施也达到了国际一流标准,使得工体成为了金牌球市的典范。
郑州球迷刘先生曾在西班牙留学时,经常观看西甲比赛。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他飞赴现场,12天内看了10场比赛,并走访了所有8座世界杯场地。他表示,专业足球场和综合体育场的观赛体验完全不同,前者让人可以清晰地听到球员的呼喊,感受到比赛的每一次冲击,而灯光、音响和环绕LED的科技感,完美营造了沉浸式的观赛氛围。
### 借国际赛事东风,中国足球迎来“球场升级潮”
专业足球场所带来的震撼体验,远不止于取消田径跑道,而是设计理念的全面升级。国际足联对于足球场有严格要求,确保每个观众能够获得最佳的观看体验。这些场地不仅在结构设计上符合国际标准,且在声学、光照、座位布局等方面也有严格规定。
中国自2019年成功申办世俱杯和亚洲杯后,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专业足球场建设,15座新建或改造的专业足球场,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得到了弥补。未来,随着这些场馆的投入使用,预计将带动更多城市和地区的足球发展。
随着中国“球场升级潮”的推进,郑州市等中部城市也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专业足球场不仅是体育设施的提升,更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