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对台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的表述还在岛内发酵,赖清德却在“团结十讲”中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台湾”。
国台办24小时内雷霆驳斥,直指其言论“没有历史法理依据”。更耐人寻味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删去“和平统一”的“和平”二字后,大陆智库悄然流传“统一后行政区划命名方案”:当“中国台湾省”的称谓被摆上台面,台当局的“两国论”谎言正被釜底抽薪。
政策风向标:从“反独”到“塑统”的质变
3月北京的对台工作会议释放三重信号::用“打击‘台独’挑衅行径”替代传统“打击分裂”措辞,剑指赖当局渐进式“台独”花招。
首提“塑造统一大势”,清华大学台研院副院长郑振清解读:这是主动运用综合实力改变两岸格局。并同步推出“让台胞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福建当天发布17条融合新政。
最关键的转变藏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减法”里:2024年起连续两年删除“推进和平统一”中的“和平”二字。佛光大学教授柳金财点破玄机:
这为“逼统”甚至“武统”保留政策空间,但绝不意味放弃和平努力。7月东海实弹射击现场,解放军“越海杀器”箱式火箭炮雷霆怒吼。
这种造价仅为导弹十分之一的武器,300公里内误差不超过1米,精准覆盖全岛关键目标。军事专家付征南说得直白:“这是在用赖清德听得懂的语言警告”。
赖清德7月抛出“两岸互不隶属”谬论不到24小时,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记者会放出历史重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所当然完全享有对台湾主权”
这段表述暗藏法理杀机:当大陆不再纠结“是否统治过台湾”,而是直接宣告法理主权的完整性,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瞬间瓦解。
大陆智库流传的行政区划方案更具颠覆性:统一后台湾将作为特别行政区过渡,最终转为“中国台湾省”。这套“先特后省”的设计,既保留“一国两制”弹性,又明确终极归宿。
岛内觉醒:“和平统一”从禁词变热词
绿营最恐惧的场景正在发生:7月下旬,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公开宣称“和平统一是台湾人最大利益”,竟引发全岛热议。
曾活跃街头运动的青年坦言:“怕的不是统一,是失业和房价”。民生焦虑正在瓦解“抗中保台”神主牌。
而赖清德的统治危机,也开始加速民意转向:台湾省民众对于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暴跌至47.1%,首现“死亡交叉”。
国民党联合民众党发起“反恶罢”运动,7月26日成功阻击绿营立法机构夺权;台积电开设在大陆的工厂利润远超美国厂,科技精英公开质疑“赴美投资是卖台”。
当凯达格兰大道万人抗议赖当局“绿色恐怖”,当台商实际使用大陆资金同比激增127%,沉默的民心正在改写政治版图。
融合新局:经济纽带成统一压舱石
大陆对台政策正呈现“刚柔并济”的精妙平衡:刚的一面体现在军演震慑+法理正名;至于柔的一面,则表现在离境退税门槛从500元降至200元,台胞购物相当于永久九折。
而藏在更深层的一手,则是在我国四川省的单场招聘会投放6793个岗位,深圳提供3000个实习转正机会。
最精妙的是产业融合。福建推出“台胞证+社保卡”一卡通,江苏建立两岸工业互联网协同平台。
当台积电工程师在厦门用台胞证坐地铁,当高雄果农通过电商平台直供大陆社区。两岸产业链早已血脉相连。
反观赖清德当局,在近期连续遭遇三重羞辱:特朗普直接拒绝其“过境”美国请求;菲律宾虽放宽官员访台限制,但遭大陆警告后迅速降温。
至于所谓“台美贸易协商”因美方强征关税沦为国际笑柄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民调揭示残酷真相:46.7%台民众认定“美军不会协防台湾”,相信美国“正面可靠”的比例暴跌20.8%。
当赖清德在办公室摔茶杯泄愤时,深圳腾讯大厦里,32名台湾实习生正学习人工智能编程;当绿营名嘴在政论节目嘶吼“抗中”时,漳州林氏祠堂内,台湾阿婆终于完成三代寻根梦。
两个场景折射两种未来:负隅顽抗者众叛亲离,拥抱融合者海阔天空。台北西门町的霓虹灯下,“中国台湾省”的称呼或许还需时间适应。
但北京胡同里的台湾店主,早已把营业执照裱上“两岸一家亲”的书法。这种微妙反差印证着最朴素的真理:政治谎言终会褪色,民生福祉才是试金石。
当山东舰的舰载机掠过花莲外海,当箱式火箭炮的尾焰照亮东海夜空,这些画面不该被误解为战争前奏。它们是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安全阀,是为和平统一清场的扫地机。
毕竟真正的统一从不止于疆域缝合,更在于让台南渔民能安心补网,让台北青年敢大胆追梦,让阿里山和长白山的云雾共沐同一轮朝阳。
中南海的灯光彻夜未熄,对台工作会议的蓝图正在转化为海关的台湾水果快速通道、人社局的台胞职称认定窗口、自贸区的两岸技术共享平台。这些看似平凡的制度齿轮,终将碾碎“台独”幻梦,托举起属于全体中国人的星辰大海。
参考资料:
《国台办驳斥赖清德“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台湾”的“台独”谬论》——中国台湾网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