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栾雨嘉
7月20日,第二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第六轮黄南藏族自治州主场比赛在位于同仁市隆务镇的州体育场拉开帷幕,这场比赛由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主办,东道主黄南热贡艺术队对阵海北祁连山藏羊队。
特色服饰展销。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栾雨嘉 摄
赛前,双方球员早早抵达赛场,迅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热身中。守门员弓身深蹲,模拟来球,进行跃起扑救练习;前场球员组队练习短传,传递精准流畅,足球往来穿梭,默契尽显;边路球员专注于折返跑训练,保持竞技感觉。场边,替补队员正在绕环髋关节、按压小腿肌肉,为即将开始的比赛做充分准备。
看台上,球迷陆续汇聚,举着球队旗帜随鼓点起伏摇晃,呐喊声与鼓点声交织,赛场的热度在呐喊与期待中持续升温,一场属于高原的足球盛宴蓄势待发。
14时30分,文艺演出正式开始。演出在蒙古族标志性民间舞蹈《安代舞》中启幕。舞者手持手帕围作圆圈,伴着明快热烈的曲调踏脚踢步,洋溢着草原儿女的豪迈气度;合唱《赞歌》唱出各族群众欢聚一堂的喜悦,也诉说着对家园的眷恋与对祖国的赤诚;而乐器演奏《快语》则以蒙古族音乐为底色,融合长调、马头琴等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张力。精彩的表演为这场球赛奏响热烈的序曲,用浓郁的民族风情点燃了赛场的氛围。
15时,随着裁判一声哨响,海北祁连山藏羊队迅速铺开“3-3-4”阵型——3名后卫稳固后防,3名中场衔接攻防,4名前锋在前场形成压制,攻势初显;东道主黄南热贡艺术队则另辟蹊径,一边紧盯边路寻觅突破缺口,一边在中后场布下密集防线,双方博弈就此展开。
场上球权不断转换,双方拼抢激烈。上半场第5分钟,黄南热贡艺术队凭借队员间的默契配合赢得任意球,主罚球员抓住机会,一脚出其不意的射门攻破球门,抢得开局先机。
黄南热贡艺术队乘势追击,攻势不减。第11分钟,2号前锋艾克热木江·艾尼瓦尔抓住一次前场配合的空档,果断起脚破门,再得一分。
海北祁连山藏羊队迅速调整节奏,不甘示弱地从边路发起反扑。第20分钟,凭借任意球机会,31号中场球员张禹进球,为球队扳回一分。
带球拼抢。通讯员 娘吉加 摄
此后的较量中,双方虽都获得任意球、角球机会,却都因对方防守严密未能再改写比分。半场哨响,黄南队以2:1暂时领先,为下半场的角逐埋下更多悬念。
下半场开赛哨声刚落,双方拼抢立刻升级。持球方加速突破,防守方紧追不舍,身体对抗的力道让双方不时趔趄,却没人放慢脚步。在比赛第62分钟时,黄南热贡艺术队获得任意球机会,4号后卫卡本扎西站在球前,助跑后一脚射门直入球门死角,为球队再赢一分。
随着比赛临近尾声,场上的争夺进入白热化。前一日的降雨让草皮透着湿滑,持续的高强度拼抢对双方球员的体力发起严峻考验。
眼看时间所剩无几,黄南热贡艺术队有意识地收缩防线,将重心牢牢放在防守端,全力守护已有的优势。海北祁连山藏羊队虽发起最后的猛攻,却始终难以撕开对方严密的防线。
终场哨声骤然响起,黄南热贡艺术队以3:1的比分战胜海北祁连山藏羊队,拿下了这场比赛的胜利。队员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场边的欢呼声瞬间淹没了赛场。
赛后,黄南热贡艺术队2号球员艾克热木江·艾尼瓦尔、海北祁连山藏羊队31号球员张禹获评本场最佳球员。黄南热贡艺术队10号球员抱着队友难掩兴奋:“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黄南主场开赛以来的首场胜利,太让人开心了,也给了全队莫大鼓励!”
赛场内的比拼扣人心弦,赛场外的热闹同样令人驻足。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组织的30家企业带着满满诚意,在体育场周边设置展销区,各色摊位连成一片鲜活集市。
包装精美的牦牛肉干、酸奶、马奶等河南县特色产品整齐陈列,牧民群众精心制作的藏服、藏帽、藏靴格外亮眼,绣纹精巧,面料厚实,透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摊主们热情地向往来观众介绍产品,言语间满是对家乡好物的自豪。这场“足球+展销”的融合,让观赛的人们在为赛事呐喊之余,还能触摸到高原大地的物产丰饶,为这场足球盛宴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