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izmodo网站巴西版7月6日文章,原题:忘了梅西吧:中国的机器人足球赛有望彻底改变机器人技术 在中国,足球运动有了新的主角:配备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它们能独立进行比赛。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的首次亮相,标志着一项雄心勃勃计划的开始,该计划旨在将体育赛事转变为先进机器人技术的测试平台。这些机器人会摔倒、爬起,甚至进球得分,它们的学习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而且可能正在塑造全球技术的未来。
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于今年6月28日在北京落幕。最终,清华大学火神队以5比3战胜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获得冠军。进入总决赛的4支队伍各派出3个机器人上场,运球、传球、爬起等动作均由机器人内置的人工智能系统实时自行决定,全程没有遥控操作或人类干预。
尽管这看起来像是一场营销活动,但这场比赛是真实的,并且是中国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其理念是将体育作为试验场,以打造更智能、更稳定、适应性更强的机器人。据组织者称,机器人足球联赛只是一系列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着眼于未来实际应用的活动的开端,应用范围涵盖从工业到老年人护理。其他类似的活动已经开展了:4月,人形机器人完成了半程马拉松;5月,人形机器人在杭州进行了一场格斗比赛;8月,北京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的视频显示,参加比赛的机器人出现了摔倒、碰撞和笨拙的动作。组织者承认,机器人在追踪快速物体和应对障碍物方面仍有困难。尽管存在不足,但优化的迹象十分明显:机器人现在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自行制定策略,无需任何外部干预。
在赛场上磕磕绊绊的背后,是一场规模庞大的技术竞赛。根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700亿元人民币。为此,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投资初创企业,并出台公共政策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也许,中国的机器人仍会摔倒、传球失误、相互碰撞,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在不停学习。随着这些机器人不断比赛,算法将得到改进,动作也将变得更加精准,决策也更加明智。对中国来说,机器人足球联赛远不只是机器人足球赛——它是中国未来科技的展示窗口。(作者克里斯蒂安·查特莱恩,肖攀译)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